在應對能源危機和加強環境保護的雙重驅動下,光伏產業受到世界各國政策的大力扶持,整體呈現快速向上發展的態勢。至2021年末,全球光伏累計裝機容量達到926GW,2017-2021年新增裝機容量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3.62%。
而在“碳中和”和“碳達峰”的雙碳背景下,中國光伏產業近年來更是發展迅猛。隨著我國光伏行業產銷規模不斷擴大,至2021年末光伏發電并網裝機容量已達308GW。
光伏產業鏈主要包括硅料、硅片、電池片、組件和應用系統等環節。我國是光伏產品制造大國,憑借著晶硅技術及成本控制優勢,我國的光伏產品產量在全球占比較高。2020年中國多晶硅料、硅片、電池片和組件產量占全球比例分別達到76.00%、96.20%、82.50%和76.10%。
太陽能電池具有“光伏芯片”之稱,太陽能電池制造位于光伏產業鏈的核心環節。近年來,我國太陽能電池片產業規模同步擴大,集中度持續提升。根據工信部數據,2021年我國太陽能電池片產量198GW,同比增長46.90%。
隨著產業規模的持續擴大,光伏產業越來越受資本市場青睞。據智通財經APP了解,繼光伏電池片的行業老大通威股份(600438.SH)、老二愛旭股份(600732.SH)之后,位居行業第三的潤陽股份也開啟了上市進程。
3月18日,江蘇潤陽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陽股份”)申請創業板IPO獲受理。海通證券為其保薦機構,擬募資40億元。
營收雖超百億,但盈利能力下滑
潤陽股份成立于2013年,專注于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的研發和生產。公司現有核心產品為單晶PERC太陽能電池片,主要銷售給包括隆基股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和阿特斯在內的大型知名組件廠商,并最終運用于光伏發電系統,是決定發電系統性能的核心部件。根據PV InfoLink統計,2020年和2021年公司太陽能電池片銷量均位居全球第三名。
公司以高效電池為核心,實施“嵌入式”的一體化發展戰略,上游籌建硅料產能以保障供應鏈安全,下游發展光伏電站業務以優化盈利結構,實現與產業鏈上下游的良性協同發展。
(來源:招股書)
2019年、2020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0.26億元、47.98億元,而2021年同比上漲121.28%達到106.17億元,近三年復合增長率達到87.32%;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43億元、5.13億元、4.86億元。
太陽電池片業務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于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分別實現29.94億元、47.13億元及104.54億元的業務收入,為公司貢獻了超99%的營收。其中,2021年該分部營收實現翻倍增長主要得益于182mm及以上尺寸電池片銷售金額的大增,由2020年的4.54億元大幅增至2021年的69.05億元,占比也從9.56%提高到65.61%。
(來源:招股書)
不過由于公司業務產品結構較為單一,抗風險能力相對不足。公司于招股書中直言若太陽能電池片市場競爭加劇或上下游市場環境發生重大不利變化,也將對公司的盈利水平產生不利影響。智通財經APP注意到,這一風險已在2021年影響公司利潤水平。
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硅料階段性供給不足,2021年硅料年末單價相較年初漲幅高達177%。硅片是潤陽股份的主要原材料,受硅料及硅片價格變動影響,公司的盈利空間將進一步受到擠壓,造成電池片銷售毛利率下降。于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6.65%、19.54%及10.90%,其中2021年毛利率相較2020年度大幅降低8.64個百分點。
為了提升公司自身的抗風險能力,潤陽股份于招股書中表示,公司正在建設自有硅料產能,加快電站投資布局,不過短期內公司主要收入和盈利來源仍為太陽能電池片產品。
智通財經APP還注意到,潤陽股份的資金壓力較大,與同業相比,公司資產負債率相對較高,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相對較低。于報告期內,公司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8.84%、75.48%和81.39%,流動比率分別為0.86、0.87和0.89,速動比率分別為0.73、0.76和0.78。公司坦言,這主要是由于公司業務規模的迅速擴大,對資金的需求不斷增長,而受限于融資渠道,導致公司相關數據不及同業。
(來源:招股書)
募資40億助產能擴張
在產能方面,隨著光伏行業的快速發展,市場需求不斷增加,公司及時布局產能建設,太陽能電池片產能逐年擴大,報告期內電池片產能和產量復合增長率超過85%。目前,公司單晶PERC電池片產能達到21GW,均具備182mm及以上大尺寸電池片的生產能力。
公司積極把握市場回暖以及大尺寸電池發展趨勢的有利時機,積極推動產能升級以及大尺寸電池產能的建設,于2020年第三季度實現182mm單晶PERC電池片量產,2021年實現182mm及以上電池片出貨量9.12GW,銷量占比達到67.90%,超出行業大尺寸電池片市場份額占比約15個百分點。
公司預計于2022年上半年建成位于泰國的新增電池生產線,屆時公司在海外的大尺寸電池產能將達到約5.5GW,有效提升國際市場占有率;公司將于2022年下半年建成10GWTOPCon電池生產線,并擬實施5GW異質結電池募投項目,穩固電池環節的規模優勢和市場地位;公司正在寧夏建設年產5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并積極申報寧夏GW級光伏電站建設指標、現已獲批140MW保障性并網規模。
此次上市,潤陽股份擬募資40億元,其中20億元將用投入到年產5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5億元將用于年產5GW異質結電池片生產項目,剩余的15億元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來源:招股書)
待項目成功實施后,將形成年產5萬噸高純多晶硅料及年產5GW異質結電池片的生產能力,分別為公司帶來15.21億元及6.74億元的年均利潤,并將加強公司的產業整合能力,強化公司在行業內的優勢地位,豐富公司的產品結構,開拓新的業績增長點。
整體看來,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上市開辟新的融資渠道對快速擴張的潤陽股份至關重要。若潤陽股份上市成功,獲得資本市場充沛資金支持,順利推進新的產業項目,從產能規???,公司市場地位有望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