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協鑫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獲董事會主席朱共山先生告知,在2022年5月24日起到2022年5月26日期間,公司的主要股東朱氏家族信托透過其持有的附屬公司智悅控股有限公司于公開市場上以平均每股約2.7港元及總代價約6700萬元分批購入公司股份,累計2494.4萬股普通股。
緊隨上述增持股份完成后,朱氏家族信托透過其持有的附屬公司合共持有公司63.95億股份,相當于公司已發行股本的約23.59%權益。另外,朱鈺峰先生持有公司151.08萬股未行使的購股權,朱鈺峰先生及朱氏家族信托合共持有公司63.97億股份及相關股份,占公司已發行股本約23.60%權益。
受此消息刺激,5月27日協鑫科技開盤后股價漲幅一度超過3%,總市值超過750億元。對此,有消息稱,主要股東朱氏家族選擇在此時增持公司股份,或預示協鑫科技在A股上市計劃可能即將落地。
世界硅王
資料顯示,協鑫科技(當時還被稱為保利協鑫)成立于2006年,2007年11月就在香港上市。
彼時正是我國光伏產業發展的第一次黃金時期,無錫尚德、天合光能等企業已在美股上市,所生產光伏組件在歐美廣受歡迎。但在中上游產業鏈還極度依賴海外企業,尤其是在多晶硅環節,這也是2008年前后硅料價格暴漲的重要原因。
協鑫科技當時就注意到了這一問題,僅用13個月時間就突破國外技術封鎖,建成了年產能1500噸的多晶硅產線,是當時全國總產能的一半。此后又建設了6000噸級和萬噸級生產線,徹底樹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被稱為“世界硅王”。
在全球光伏產業就進入“寒冬期”后,協鑫科技一度陷入巨額虧損。但一直沒有忘記堅持創新。2020年,協鑫科技宣布在使用硅烷流化床法量產顆粒硅上取得了進展,再次讓光伏行業為之側目。
2021年,協鑫科技實現營收196.98億元,同比增長34.30%;歸母凈利潤為從2020年的虧損57億元變為盈利50.84億元,成功實現百億“大逆轉”。
對于這樣的成績,在港股卻很難得到充分體現。
或被低估的市值
“硅料四大天王”中,通威股份和大全能源都是A股上市企業,協鑫科技和新特能源則是港股上市企業。其中,大全能源、新特能源、協鑫科技歸母凈利潤較為接近,估值卻存在很大差異。
截至5月27日,大全能源市值為1136億人民幣、新特能源市值247.39億港元(約合211.72億元人民幣)、協鑫科技市值為723.54億港元(約合619.21億元人民幣)。
A股上市計劃
在此對比下,新特能源和協鑫科技先后宣布計劃在A股上市。為更好的反映集團業務發展至現況及未來發展方向,協鑫科技還將中文名稱由“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變更為“協鑫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股份簡稱也從“保利協鑫”變成“協鑫科技”。
5月23日,協鑫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現正考慮及探討發行以人民幣交易之普通股并于中國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可行性(建議發行A股)。董事會認為,建議發行A股將為公司提供不同的方案以應付其資金需求,加快公司的發展,從而促進股東回報的可持續增長。再次表現出協鑫科技對于在A股上市的重視。
考慮到A股上市后會稀釋原有股東的股權,主要股東朱氏家族增持公司股份,或許就是協鑫科技在A股上市計劃即將落地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