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杭州禾邁電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禾邁股份”)發布2021年年度權益分派實施公告。
公告稱,禾邁股份向全體股東每股派發現金紅利3元(含稅),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股轉增0.4股,共計派發現金紅利1.2億元,轉增1600萬股,本次分配后總股本為5600萬股。
維科網光伏注意到,這是2021年派現最高的光伏企業。同期隆基綠能每股派現0.26元,通威股份每股派現0.912元,陽光電源每股派現0.11元。當然,禾邁股份股價也遠高于“光伏三劍客”,截至5月30日,禾邁股份股價為829.99元,總市值為332億元。
超募引爭議
資料顯示,禾邁股份是一家以光伏逆變器等電力變換設備及電氣成套設備為主要業務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為微型逆變器。
在上市招股書中,禾邁股份表示,公司已成為微型逆變器細分領域具有一定技術和市場優勢的廠商之一,業務觸及美洲、歐洲、亞洲等多個區域。公司微型逆變器的功率密度、功率范圍、轉換效率、穩定性與環境適應性等方面在同類型產品中名列前茅。
但在上市時,禾邁股份卻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最初,禾邁股份計劃通過IPO募資5.58億元,其中2.58億元用于禾邁智能制造基地建設項目,8877萬元用于儲能逆變器產業化項目,7159萬元用于智能成套電氣設備升級建設項目,另外補充流動資金1.4億元。
最終,禾邁募資高達55.78億元,超募了50.2億元,甚至一度讓不少投資者質疑是否保薦方中信證券是否“點錯小數點”。這也讓其發行價格高達557.8元/股。不僅創下光伏企業上市最高發行價,同時也是A股史上“最貴新股”。
股價僅次茅臺
由于發行價過高,導致部分投資者對禾邁股份產生質疑,因此出現大規模棄購,棄購股份達65.14萬股,總金額3.63億元。該棄購金額也創下了科創板棄購最高紀錄。
不過,在12月20日上市首日禾邁股份并未破發,收盤價為725.01元,大漲近30%。晚間,禾邁股份又發布理財計劃,將超募資金用于購買安全性高、流動性好、有保本約定的投資產品,規模最高不超過45億。
按此計算,只要理財計劃年收益達到3%,就能讓禾邁股份“額外”獲得近1.35億元的利潤,要知道2020年禾邁股份的歸母凈利潤僅為1.04億元。
2021年,禾邁股份實現營收7.95億元,同比增長60.64%;歸母凈利潤為2.02億元,同比增長93.78%,業績大幅增長。
股價方面,禾邁股份上市至今已有近半年時間,期間股價也有波動。但今日已重新回歸至829.99元的高位,在A股上市企業中僅此于貴州茅臺,相較上市首日收盤價也高出近14.5%,而同期大部分光伏企業股價都有超過20%以上的跌幅,可見投資者對禾邁股份有很強的信心。
分布式光伏機遇
信心主要來源于分布式光伏的前景。我國早期主要以集中式光伏為主,讓相關企業形成了生產-銷售-研發-降本增效的正循環,將光伏帶入了平價時代。
2021年以來,整縣推進,《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等政策相繼發布,鼓勵分布式光伏發展。這讓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在2021年首次超過了集中式光伏。
今年一季度,我國光伏新增裝機規模達13.2GW,其中分布式光伏8.87GW,占比超67%。
陽光電源、錦浪科技等市場主流的分布式光伏逆變器企業紛紛迎來“開門紅”。其中主攻微型逆變器市場的禾邁股份實現營收2.29億元,同比增長95.53%;歸母凈利潤8724.83萬元,同比增長175.23%,且銷售凈利率高達38.1%,絲毫不遜色于龍頭企業。
這是投資者看好禾邁股份的主要原因。